国内废杂铜尚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分类标准,基本上参照国外的标准,大致把废杂铜分为三类:
1.废杂铜:纯度在95-99%以上,主要是由干净的非合金铜材料所组成,即:铜边角料,铜圈、干净铜管或管道、1#铜线和粗导线(不包括被烧焦的和易碎的细铜线),此类废料可直接送加工厂使用。
2.废杂铜:含铜在85%以上,包括干净的、氧化的、带皮的铜边角料、铜圈、整流器部件、较干净的带少量焊锡的铜管材,氧化或带皮铜线(不是被烧焦的铜线)。
3.废杂铜:除含有上述1#、2#废杂铜的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含铜铸件,废轴承、废旧马达、各种电器设备、废旧变压器等等。3#废杂铜含铜量变化范围很大,含铜量达20%,达到70-80%。
据废铜回收公司调查到,我们通常说的铜不一定是铜材,有可能是铜与其他金属结合而成的铜合金。上海富源物资回收公司在本地经营废铜废铁、废钢材多年,有着相当的经验,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废铜主要分为:白铜、青铜、黄铜、紫铜,那么它们是如何进行区分,其区分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呢?
铜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用电器、汽车、建筑、电子仪器仪表、国防、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行业,根据产品形状可细分为铜管材、铜板带材、铜箔材、铜棒材、铜型材、铜线材等。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即随着加工率的增加,其塑性降低,强度和变形难度增加,理论上黄铜每次退火之间加工率可达80%以上,紫铜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要达到这么大的加工率其轧制力将增大,设备效率降低,通常采用每次软化退火之间加工率黄铜60%-70%,紫铜可以达到90%。利用其塑性较好时,可以大加工率加工,其加工效率比较高,对设备投资较小,但加工率增大的同时边部破裂和板形控制难度也会增加,所以必须进行再结晶软化退火,提高材料塑性(可加工性),来继续进行深加工。
废铜分类主要按照含纯铜的含量及报废前用途来进行分类。在我国主要有光亮铜(含铜量大于99%)、光亮铜线、1#铜(Cu≈97%)、2#铜(Cu 94%-96%)、火烧线、打包缆粗、马达铜、黄杂铜等等。
国际上废铜中大约有1/3以精炼铜的形式流入市场,另外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势重新使用。但我国废铜的直接使用率较低,大约只占废铜总回收量的30%-40%,其他均再生为精炼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