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滚动印章的思路来源于古时期的滚筒印章。
滚筒印章是古代近东地区普遍使用的印章,通常刻有“图案故事”,在湿的粘土上滚动按压后,可留下连续的图案。滚筒印章发明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近东地区,具体位置在现今伊朗西南部的苏萨和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乌鲁克。滚筒印章的发明与后来楔形文字的发明有着密切联系。
公元前第8千纪的叙利亚已经有用圆形印章在泥板上做标记的先例,当时主要用作装饰品和巫术。前第6千纪中叶,伊拉克北部的人们用印章在黏土块或盘子上印出直线形的图案,用以不同事物间的辨别。前第4千纪的时候,滚筒印章出现在南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和伊朗西南部的埃兰。印章的产生先于文字,同时因为雕刻石质印章要用到金属,所以它与冶金术出现于同一时期。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时代到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的三千年里,滚筒印章的应用比封印更为广泛。但到了前1000年左右,封印成为主流,而到了前5世纪,圆筒印章已不再被使用了。原因在于书写在莎草纸和羊皮纸上的阿拉米亚语取代了书写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滚筒印章只适应于粘土板,所以被封印完全取代。
印痕防伪是通过印章章面的特殊性实现的,目前,已开发成功的印痕防伪技术包括:
1.含印章专用字库的排版、激光雕刻系统;
2.含特殊标志的排版、制凸版系统;
3.含不规则点阵或光学随机幻纹等具有个性特征的排版、原子印章系统;
针对手工刻制而言,上述印痕防伪技术均具有较强的防伪性,但通过照像制版,其印痕均能 被不同程度地仿制,关键是可识别性,能否识别、区分盖印的差别和仿制的差别。如通过肉眼识别,即使仿制程度差,也难以判断真伪,就好比激光全息标识和手刻印章,真标识和假标识,真印章和假印章有一定差别,但肉眼难以区分。因此,印痕防伪必须有与其对应的识伪措施。
第1项印痕防伪可通过专用IC卡和电脑自动比对仪识别,识别措施简单、易行、准确性高。第2项和第3项印痕防伪没有相应的识别仪器,只要仿制相似,就难以判断真伪。
刻章的种类:
用途来划分:公私印章,企业单位印章,艺术印章,个人私人用章等
材料来划分:原子章、回墨章、光敏章、红胶章、天然牛角章、象牙章、水晶章、黄木章、滚轮章、铜章、钢章、玉石章等.